自提快递箱已经不是新鲜事了,众所周知,当用户因各种原因不方便收取快递时,只需让快递小哥将包裹放进小区的快递箱内即可随时去取。它省去了双方互相拉扯的时间,让用户不必纠结到底要担着风险放在家门口还是另寻时间收货,也让快递员省出更多时间去做更赚钱的揽件工作。
其实快递箱尚未大面积普及,主要是需要与每一个社区物业进行谈判,很考验地推能力;且行业进入者众多没有一家能够做到高度整合资源,目前还是群雄逐鹿的局面。上海全日通的 CEO 钱文告诉 36 氪,其推广策略主要是 “密集布放”,选取一个快递公司的网点,签下其辐射范围内 50%的小区再统一安装快递箱,这样负责此片区的快递员可以大批量地把包裹投递到快递箱(每件收取快递公司 1 元钱)。相反的模式是,无针对性的全面推广,哪个物业同意合作就在哪布放,网点相对分散,具体到同一快递员身上效率提升就不明显了。
全日通在快递箱制造上选择了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,先拿到整批设备布放再分期支付,这样可以更快地扩张。目前已在上海 300 多个小区(本月还要增加 100 个)安装了快递箱,每天开箱超过 8000 次,用户平均每个月使用 6 次,其 C 端 APP “全日通” 已拥有 3 万用户。
在钱文眼里,这些用户每天都在用的快递箱是一个入口,可以承接到社区电商业务、对接社区周边的商铺。物流方面,虽然暂时以商家自行配送,但全日通希望将这项业务众包给快递员(每单赚取 2 元),因为他们原本就整日游走于这片固定区域、符合众包 “顺手捎带” 的原则;另外,快递员在配送业务的专业性、可靠性更强。全日通为 C 端用户、B 端商家和快递员分别开发了 3 款应用,目前已在上海新华区域的十几个社区开始试运营电商业务,并引入了几家 O2O 平台的服务,钱文提到也会考虑与 B2C 电商合作为其引流。
不难看出,全日通的社区电商业务本身与同类竞品并无太大差异,其核心在于快递箱对用户的黏性。这种依靠快递箱作为电商业务流量入口的思路是否成立,可以日后拿运营数据来说话,但我们不妨思考几个问题:虽然用户经常使用快递箱,但有什么理由打开承载电商业务的 APP 呢?钱文的回答是,全日通将逐步要求用户只能通过 app 或者微信公众号拿到开箱密码,通过两者管理快递、追溯到商品,而不是只收到一条 “您的包裹已放到 XX号快递箱” 的短信。他认为,用户每月开箱 6 次,这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频率近似,会产生不错的转化率。由于使用快递箱投放商品,平台只能做低时效性的品类,外卖、冷货基本可以排除在外。当然,未来加入可制冷的设备并非不能,那时就需要考虑如何控制硬件成本的问题了。目前,蔬果商品采用保温袋包装的方式存放。众包职业快递员做配送业务,理论上来讲触及到了快递公司的利益,未来还涉及到和快递公司的谈判问题。当然,所谓众包,同样可以交给普通人群来做,只不过快递员更适合做社区配送。全日通电商业务自今年8月 在试点区投入运营以来,单个小区平均每日有 30-40 个订单单,客单价在两位数,用户复购率 20%。它的盈利方式有 3 个方向:上文提到的快递抽成费、电商业务与商家分成、在快递箱上安装屏幕投放广告。
全日通 CEO 系连续创业者,毕业于复旦、帝国理工大学。公司创立于 2011年,于 2014年 底启动 “全日通” 项目,此前曾获创新工场数百万天使轮投资,力合清源千万左右 A 轮投资。本消息由云木科技提供。